查看原文
其他

阿里会否增资大润发?

商观 商业观察家 2022-09-27



在京东香港挂牌上市(也是618年中大促)的前一天,爆出了林小海接任大润发CEO一事。


那我们直奔市场关心的主题:阿里有没有可能增资,或装资产进港股上市公司——高鑫零售(大润发+欧尚,大润发母公司。)


通常增资与否只有当事人知道,且受环境、市场博弈等因素影响较大,也会有很多变化。当事人不说,外界也不可能知道。(都签保密协议)


只能靠猜。


可能的一面是,《商业观察家》一段时间来听到一些传言,传阿里对一些商超公司有增资意向,可能不准确但氛围活跃了。高鑫零售旗下的大润发与欧尚卖场也已经实现深度整合。加上,全球疫情环境下,政治等因素可能会影响到外资的决策判断。


不太可能的一面是,高鑫零售当下的控股方——法国欧尚一直来的立场是,不会放弃高鑫零售的控股权,以及阿里有多大意愿来做这样的事,或者说经营环境有没有逼迫到阿里不得不做这样的事。



控股权



高鑫零售(大润发+欧尚)实际由法资欧尚控股。


根据阿里入股高鑫零售后的架构来看,欧尚维系控股权的基础建立在三个层面。


1、持股高鑫零售51%的大股东吉鑫,由欧尚控股,并维系董事会多数席位。


2、高鑫零售的董事会,欧尚维系董事会多数席位。


3、高鑫零售旗下核心资产——大润发,虽然阿里获得高管等职位的任命权、提名权、董事会多席。但欧尚“留了一手”,在特殊情况下,欧尚有权增加董事席位,从而让自己获得董事会多席。


这从某种程度上看,就是欧尚“让渡”高鑫零售中国业务,主要是大润发的经营权,但依然握有控股权。


所以,林小海任职大润发可以说是正常行为,阿里有权这么做。


但这是不是意味着高鑫零售原有的管理团队、职业经理人团队,就要撤出了呢。


也不是。


高鑫零售、大润发在中国经营多年,形成的一套文化与人才团队,是其的核心资产。阿里入股,若团队散了,那就是一个巨大损失。比如阿里做的盒马,过去在全国各地挖人,员工团队来自天南海北,维系快速扩张背后的统一文化、统一组织、统一“行为”等等挑战是很大的。


所以,阿里入股以来,大润发一直保持着管理团队的稳定。只是在整合欧尚、调改大卖场业务,以及引入阿里技术流量能力等作为下,形成了一些员工离职。


而作为这支团队的领导者,以及维系团队稳定的基石——黄明端,还是很有“市场”的。


《商业观察家》了解到的情况是,在阿里还未入股之前,像美团等就曾试图挖过黄明端。


只是根据年龄来看,黄明端今年65岁了。要不要退休、何时退休也可能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。


黄明端领导的这支团队,是目前负责、承担着欧尚所“让渡”的高鑫零售、大润发的经营权。


因此,阿里如果要完全获得经营权、掌控经营权,也得欧尚完全同意才行。那么,最直接让欧尚同意的方法可能就是,阿里获得控股权,或者是在港股早前引入“同股不同权”之后,针对性地根据“同股不同权”设计一些新的利益分享机制,让双方满意。


目前来看,对于公司业务发展,高鑫零售的股东与职业经理人团队之间,也会产生一些分歧。


早前,黄明端接受《商业观察家》采访时就表示,对于收购麦德龙中国一案,如果股东同意,高鑫零售搞不好就收购麦德龙中国业务了。


高鑫零售目前现金流还可以,并不是很缺钱。


《商业观察家》求证多位市场人士,对此得到的一些看法则是,阿里应该是没有控股高鑫的计划。一些市场人士也认为,欧尚不会同意放弃高鑫控股权。



整合




下面谈林小海。


《商业观察家》已从多方确认,主做快消品分销环节数字化,及百万家夫妻杂货店供货业务的阿里零售通业务负责人——林小海将任职大润发。


其的“加入”可能带来B端业务整合。


《商业观察家》认为,整合的原因及方向可能有以下几块。



1、新冠疫情以来,中国快消生鲜to B市场表现一片惨淡。比如,机关事业单位等企业端采购B端市场,普遍出现了单位节假福利等发放力度下降,甚至取消等情况,导致这块的采购市场出现下滑。


针对夫妻杂货店、餐馆等的供货业务,则在疫情的头几个月,或因防疫需要,或因物流不畅等情况出现关门停业情况,疫情后又受消费信心不足影响,销售承压。


所以,市场普遍预计今年的快消to B市场不好做,很多企业的市场目标可能实现不了。


行业间则也出现了一系列变动。永辉的to B业务——彩食鲜,换了CEO。物美早前收购了以B端业务为拳头的麦德龙中国。沃尔玛的人事变动中,也有高管转做to B业务。


所以,大润发与零售通的to B业务整合是有可能的。一方面因为短期市场不好,需要调整、整合,降本增效,提升竞争力。


另一方面,B2B业务,尤其是线上端B2B,还是有潜力的。但这块业务竞争压力太大,巨头如京东、美团等都在做。独角兽也有美菜等。初创公司有一堆社区团购企业。传统商超现在没有不做社区团购和to B业务的了,像物美都已经收购了麦德龙中国。


因此,如果建立不了竞争优势,可能会失去未来。B2B业务现在是商超企业不多的成长点中的最主要的一块。但要建立竞争优势,又很困难,现在做to B业务的,能盈利的极少,传统商超盈利的相对多点。那么,在一个困难时期,市场可能就必须要整合了。


林小海从零售通跨向大润发,面上,可能是“阿里人”的进驻,但背后,则可能是大润发之于阿里巴巴的重要性在提升,由林小海兼顾大润发、零售通两块业务,那就是要打通两个业务,有可能基于大润发来整合协同快消to B业务。就像胡晓明接管饿了么后,支付宝等资源、渠道就与饿了么打通了。而之所以强力推动整合,可能还是市场环境有点严峻了。


《商业观察家》了解到,到目前为止,大润发负责B2B业务的人事没有变化。



2、大润发与零售通的合作方向之一是,大润发输出供应链。


零售通之前通过菜鸟仓针对夫妻店做的供货业务,成本有点高,横向比,竞争力并不是太明显。新架构的供应链稳定性可能也不会太好。在疫情期间,夫妻店的物流供货等就好像出现了停摆。


大润发的414家门店则都已改造成为了前置仓,那么,基于一个现成的门店仓来辐射夫妻店,成本更低,效率很高,也不需要再做大幅投资。


这个业务逻辑有点类似于大润发早前与天猫超市的合作,即猫超库存共享,零售通获得414个大润发门店前置仓,及背后中心仓配,大润发获得零售通的夫妻店渠道。


3、大润发与零售通的合作方向还可能包括,大润发输出零售运营能力,提升零售通覆盖的夫妻小店零售能力。小店则进大润发、零售通的自有品牌等商品。渠道上,也可以更好基于小店来做社区团购业务。


4、零售通做的分销数字化等投入,也可以与大润发整合协同,降低大润发的技术等投入。


两者合作整合,构建商超分销环节的数字化体系,也算是契合了新国货的发展趋势。


现在,年轻一代人文化上越来越自信、市场也越来越细分,导致了新国货的崛起,数字化体系则有助于及时洞察需求、稳定供应满足需求,并挖掘新国货的利润空间。


5、如果两者业务融合得好,也是为未来资产整合留下想象空间。





推荐阅读

点击下方标题即可阅读



大润发黄明端: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


社区生鲜  “活”了


行至中场,超市“战疫”的坚持与变局


灾难不会改变商业进程,但会加速商业进程


中石化卖菜了,但这只是开始






投资消费零售    必看商业观察家

本号未经授权禁止转载

长按二维码 关注商业观察家
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